🐢習慣養成規劃機🐢

➡️➡️➡️按此前往使用

➡️➡️➡️按此前往使用

使用說明:
1.選擇開始的日期
2.輸入你的目標題目
3.在達成的日期上打勾
4.需不中斷.若中斷一天則開始日期歸零重新選擇開始日期

一般來說,養成一個習慣大約需要21到66天的時間。這個範圍取決於習慣的複雜性和個人的特質。較簡單的習慣,例如每天喝一杯水,可能只需要幾週的時間。而較複雜的習慣,例如每天運動,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來鞏固。

根據倫敦大學學院的一項研究,平均而言,大約需要66天才能形成一個自動化的行為,即真正變成一種不假思索的習慣。不過,每個人的情況都不一樣,有些人可能更快,也有些人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。


第一階段是21天的持續養成習慣..若第一階段21天過了也都有達成習慣勾勾..卻還是沒養成習慣的話就進入第二的理論階段是66天連續.若第一階段有養成習慣了就不用繼續第二階段
PS.這方法是偏理論性的.無絕對.你可以相信也可以不相信.歡迎告訴我你實際操作下來.有堅持下來的朋友告訴我答案


行為心理學中,人們把一個人的新習慣或新理念的形成並得以鞏固至少需要21天的現象,稱之為21天效應。也就是說,一個人的動作或想法,如果重覆21天就會變成一個習慣性的動作或想法。

  根據我國成功學專家易發久研究,習慣的形成大致分為三個階段:

  第一階段:1-7天左右。此階段表現為“刻意,不自然”,需要十分刻意地提醒自己。

  第二階段:7-21天左右。此階段表現為“刻意,自然”,但還需要意識控制。

  第三階段:21-90天左右。此階段表現為“不經意,自然”,無需意識控制。

為什麼會發生21天效應呢?其主要原因是什麼?影響它的因素有哪些?據研究發現,影響21天效應的主要因素有如下方面:

  一是舊習慣、舊理念對新習慣、新理念形成的干擾。當兩種習慣、理念在形式上有很大的相似性,但其中某些因素都要求相反的內容時,就會發生干擾。例如教書育人與導學育人兩者具有很大的相似性,都是要求教師做出育人的理念與行為,但教書與導學的育人手段有較大差異,甚至有本質差異,因此,要形成導學育人的新理念與習慣常會受到教書育人的影響和干擾。實踐表明,舊習慣、舊理念越是鞏固,新習慣、新理念的形成就越容易受到干擾。因此,在舊習慣、舊理念干擾下學習一種新習慣或新理念,就會時常出現某些頑固性的錯誤。這些錯誤來自舊習慣、舊理念中的成分。可見,一個新理念或新習慣的形成需要21天(或重覆21次),是與舊習慣、舊理念的干擾有密切關係的,這也可以說是產生21天效應的主要影響因素。

  二是理念與習慣的形成需要一個過程。這一點前面已經談及,據易發久的研究,它需要三個階段才能形成。如用美國凱爾曼(1961)的研究,它也需經三個階段,第一階段,順從。即錶面接納新理念、或開始新習慣,在外顯行為上表現出儘量與新的要求一樣,而在實質上未發生任何變化。此時,最易受到外部獎勵和懲罰的影響,因為順從可獲得獎勵,不順從就會遭到懲罰。可見,新理念、新習慣的形成一開始多數是受到外在壓力影響而產生的,自發的是極為少見的。第二階段,認同。認同是在心理中主動接納新理念、新習慣的影響,比順從更深入一層,因此,此時意識成分更加濃厚,不再是被動的無奈的,而是主動地、有意識地加以變化,使自己儘可能接近新理念、新習慣。第三階段,內化。此時新理念、新習慣已完全融於自身之中,無任何不適之處,已徹底發揮新理念、新習慣的作用。一般而言,這三個階段對非特異的理念、習慣只需21天便可形成,這是大量實驗與實踐的結果。

  三是新理念、新習慣的形成需要不斷地重覆,即使簡單的不斷重覆也是十分有效的。 21 天效應不是說,一個新理念、新習慣只要經過 21 天便可形成,而是21天中這一新理念、新習慣要不斷地重覆才能產生效應。這也是現在許多廣告不斷播報的原因所在。

  當然,這裡所講的21天是對新理念、新習慣的中等程度而言的,強度低的、簡單的新理念、新習慣的形成就可能會形成的快一些,強度大的、複雜的新理念、新習慣就可能形成的慢一些,這些都有待於進一步深入研究。新理念、新習慣的性質對形成的時間來說也可能會有影響。但目前尚不知影響有多大,也需深入探討。

  此外,舊理念、舊習慣的改變或消退是否也如同新理念、新習慣的形成呢?其機理是否一致?尚不得知。但有一點是明確的,如果這一舊理念、舊習慣就是我們想要改變成新理念、新習慣的,也就是兩者的關係是密切相關的,應該說它們是同步的,立的時候,也就是破的時候,也就是說,同樣需要21天才會產生效應。

  21天效應對學校導學育人來說,實在是太重要了。現在學生的許多不良行為習慣、不良錯誤觀念難以改變,新理念、新習慣難以形成,與我們沒有按照21天效應的規律辦事很有關係。因此,學校教師要積極應用這一規律,下列是應用時尚需註意的對策:

  首先,學校教師要知道習慣、理念具有巨大的作用。行為科學研究表明,一個人一天的行為中大約只有 5% 是非理念行為,屬於非習慣的行為,而剩下的95%的行為都受理念支配,都屬習慣性的行為。由此可見,理念、習慣在一個人行為中的作用是巨大的,這也是一個成功的力量所在。因此,形成良好的新理念、新習慣就顯得格外重要,千萬不要忽視理念、習慣的作用。

  其次,學校教師要相信理念、習慣是可以改變的是可以形成的。我們學校教師中常有人如此感嘆:“朽木不可雕也”,也常有“恨鐵不成鋼”的想法。大量實驗與實踐證明,只要不斷重覆,習慣、理念是可以改變的。當然,改變理念、改變習慣會是一個極不舒服、極不情願的事。但不管怎麼說,人的行為是按理念、習慣行事的,不良的理念、習慣不改變,就可能產生不良的行為,其後果當然是不好的。因此,在改變理念、習慣時,不能因不情願不舒服就放棄,必要時還要給予外在壓力,特別是剛開始時更需如此。俗話說得好:“萬事開頭難”,這一炮不打響,後續改變就不可能。因此,要記住改變任何一個理念、習慣時都要不斷重覆,直至21天,甚至21天以上。相信,沒有改變不了的理念和習慣。否則,就意味著失敗的來臨。

  第三,學校教師在改變學生的理念、習慣時,一定要遵循 21 天效應的規律,不能盲乾。因此,下列三點尚需引起重視。一是要按照三階段的形成特點進行理念、習慣的改變工作;二是要有耐心,新理念、新習慣的形成需要21天,甚至更多天;三是在這21天里需要不斷地重覆練習,不習不得。

另外也有報導指出需要更長的時間.若需要更長的請進入第二階段66天開始

中天新聞網

2023年3月1日

記者陳書璿/綜合報導

過去,常聽研究指出「養成習慣需要21天」一說,不過心理學研究指出,其實養成一個人真實的習慣平均要花66天,並因習慣的困難程度有所差異,約落在18天至254天不等。

重症醫學專科醫師黃軒表示,21天這個數字最早可追溯至Maxwell Maltz博士,他是一名整形外科醫師,同時也是《心理控制論, Psycho-Cybernetics, 1960》一書的作者。他在書中寫道,他的病人需要至少21天的時間來改變心理形象。從那時起,許多人便將「21天」的時間框架應用於所有習慣。

但2009年發表在《歐洲社會心理學雜誌》上的一項研究指出,平均而言,66天才能養成一個人真實的習慣,而非1960年代時,作者在書中寫的21天。研究人員也發現,養成習慣所需的時間因人、困難程度而異,從18天至254天不等。例如:養成早餐後喝水是一個相對簡單、可以很早就達成的習慣;但每天做50次仰臥起坐,這種習慣就相對困難,兩者所需努力不同。

《牛津研究百科全書》2019年發表的一篇文章說明,習慣是一種已是「自動」的行為,可有意或無意地形成或消除。
但在神經科學上,習慣則是歸屬於一連串人類大腦迴路(獎賞-懲罰迴路)。

美國研究於2006年發表在《自然評論神經科學 , 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》雜誌上的一篇論文表明,養成和維持習慣的能力,可能與基底神經節有關。每天做出的小決定,會讓你一點一滴地釋放多巴胺,使大腦習慣、感覺到那份安全和快樂。新大腦皮質和紋狀體間,有多條迴路互相連,隨著人們進行有意識的行為或習慣,這些迴路也會有不同的參與程度。

研究也提到,若習慣把現在的「舒適圈」作為獎賞,或將有困難程度的行為,當作馬上就可養成的習慣,大腦就會阻止你在21天內改變習慣。而大部分人,都敗在沒有持續做下去,使大腦未強化自己設定的特定行為。

黃軒則強調,「不要再相信天數,那是因人而異的」,相信自己、面對挑戰,才能真正落實良好的習慣。(引用)

➡️➡️➡️按此前往使用

Tags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