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bpx
Home » 智富smart

如何計算促銷折扣的真實折數(買二送一,滿百送千)

No Comment

Snapz Pro Xmap001

買3送1、第2件6折,哪個最划算?

1條公式 算出賣場真實折扣價

撰文者:郭証揚2013-05-01

母親節快到了,在賣場裡或是廣告DM上,都會看到「買3送1」、「第2件6折」、「買萬送千」等促銷宣傳標語。

已經有許多研究發現,業者善用一些數字、用詞的包裝,的確能夠影響人們的購買決定。舉例來說,同樣的商品,「第2件6折」的標示,會讓人覺得比「買2件8折」要划算,可是經過精算後,兩者的折扣數其實一樣。

所以,不管節日或平日面對那麼多的折扣話術時,最基本的還原計算原則就是:

(購買和加贈商品的訂價總額-實際支付同樣商品的總額)÷購買和加贈商品的訂價總額

下次當你在購物時,就運用這項原則讓實際的折扣馬上「還原現形」,也就能夠和其他賣場的促銷做比較,買到最便宜划算的商品了。

以下就歸納出最常見的8種促銷話術,並如何用計算原則,還原出真正的折扣數。


話術1》買N送1買到賺到?

破解:買4送1只等於8折,還要細看是用訂價還是優惠價做折扣

當看到看板上寫「買3送1」、「買10送1」時,許多人會為了得到「送1」,而心動購買。但買愈多才送1,不但實際折扣很少,而且還會因為買太多,到最後過期或是放在儲藏室擺到忘掉,反而浪費。因此,還是要透過計算原則來比較,而「買N送1」這一類促銷的計算可簡化為以下公式:1 ÷(1+N)

所以計算後,「買1送1」是打5折,最划算,而「買10送1」就只有91折,不如用有紅利或可累積點數等優惠的信用卡買1件就直接享9折,還來得划算。

另外,很多人看到「買3送1」、「買4送1」,相當於75或8折,就誤以為很便宜,但其實這件商品在別的通路或平時就都是單件8折優惠價在賣,那麼此商家所打的75折其實也只有便宜5%,甚至根本沒有比較便宜。

所以,要先細看是用原本訂價還是平時優惠價在打折,而接著就要思考平常消耗這一件商品需多久的時間,而一次買N件是否必要,就能做出正確的購買決策。

 

 

話術2》滿仟送佰,折抵券等同現金折價?

破解:促銷價都只有9折至95折

百貨週年慶與網購週年慶都會打出「滿仟送佰」的活動,一般人直覺就是打9折。然而實際上可以折抵的方式及總支出,常讓衝動的人膨脹了心理帳戶,以「滿5,000送500」為例,將各種折抵情況列於表中。

基本上,只有現折500元可確定是打9折,回購方案都不能算,因為等於你還要再多花一筆錢購買其他物品才能折抵,即使你有想購買的物品,有時還不見得適用折抵券,或是你想回購的商品不一定有特價,這樣把2次購物的支出與折抵金額算起來,其實沒有折扣到那麼多,記住!特價又現折才是真便宜!

上面計算了現折與回購部分折抵的差異,那單純就現折來計算真實的折扣數,就可以運用以下公式計算:

消費金額-((消費金額÷滿額門檻)×現金折抵)÷消費金額

假設你總共消費1萬2,990元,則你享有的折扣數是,12,990-((12,990÷5,000)×500)÷12,990=0.923約為92折,所以現折型的「滿N仟送N佰」促銷皆為9折至95折之間(編按:計算「消費金額÷滿額門檻」時,需小數點無條件捨去取整數)。

 

話術3》799元比800元便宜很多?

破解:不要忽略了尾數而衝動購買

一般人在看到售價800元與799元時,第一時間總會相差很多的錯覺,但實際上卻只差了1元。所以商家常會打出799、749、719等特價金額,利用人們習慣「忽略尾數」的直覺反應,以為價格比原價便宜很多而買回。這時筆者會用的是「還原思考法」,將第1位數字加1,然後再扣尾數,例如售價1萬9,900元,就想成是2萬找100元、798元就是800少2元。經過這一個轉換想法,大腦就會修正對此商品的價值評估,因而減少衝動購買。

話術4》DM商品折扣最透明?

破解:買2件才有優惠,不一定划算

先讓你看定價再看特價,這是商人的設計,因為給了你定價,你馬上就會意識到折扣是多少。所以有些店家會很「貼心」的都幫你算好,讓你一眼看出可以省多少,進而全盤接受DM上計算的資訊。但實際上呢?筆者就拿了某藥妝店的DM來檢視,其中有項商品買1送1售價339元,2件買下來平均一件170元,打了5折。可是這同樣的商品,在其他多家通路上的售價都是199元,所以對消費者來說,必須一次買2件,才享有85折的優惠,而非5折。

其次是,如果是第一次買,結果卻不合用,那麼一次損失2件就虧很大了!

話術5》淨水器5折賣、美食套餐打7折?

破解:別忽略更可觀的耗材費及服務費

這種費用最常發生在需要使用耗材的商品,例如淨水器5折賣,只要3,000元,但濾心需更換專用規格型號,每半年就要再花費3,000元。

所以,購買這一類商品時,就還要加上每年的耗材費用來評估折扣是否優惠。

另外最常見的隱藏費用,就是餐廳收的服務費,通常不會併入菜單的特價裡,例如某套餐的定價是699元,特價7折為489元,但10%的服務費卻是依定價來算,以這套餐原價消費要付769元,而特價後要付的費用是569元,實際折扣只有74折。所以在消費之前,可先問明服務生是依原價還是特價計算,才不會錯估支出。

話術6》3個100元搶便宜?

破解:實際折扣只有95折,還要買3個才有優惠

「1個35元,3個100元!」這是攤販最常見的促銷,但似乎還滿有效的。可是,不過就少5元不是嗎?是的!如果你會想到只有少5元,代表你已啟動折扣還原的思考機制。

但因為是小額消費,許多人就會有「買3件才100元很便宜」的錯覺。這時除了計算出這項促銷的實際只有95折,也可以再想,對於這個必須滿3件才有折扣的商品,真用得了那麼多嗎?

話術7》第2件6折較划算?

破解:實際折扣一樣是2件8折

大概是先前2件9折、8折的效應鈍化,所以現在便利商店大都改採第2件6折或5折來刺激買氣。這樣的新銷售話術,乍看時的確讓人直覺折扣很多,但實際算起來,(1+0.6)÷2=0.8,同樣還是2件8折。為了享受8折,必須多買1件物品,不見得划算和實用,除非你有朋友可以合購,否則你就不要管這個折扣數了。

話術8》增量10%比打9折更有利?

破解:大腦視增量為額外利得,造成用不到的商品愈囤愈多

在便利商店或平價咖啡店,以定價大杯60元、中杯45元為例,如果推出以下2種促銷方案,1.今天買中杯免費升級大杯;2.大杯75折,你會選A還是B?依筆者的實驗,許多人會選方案1。接著再問1題,1包洗衣精增量10%,與特價9折,哪一種會讓你比較想衝動購買?通常也是選擇增量10%那一個答案。可是,以上2題的2個選項,折扣數都是一樣的。

已有多項研究發現,消費者比較不能抵抗「增量」的促銷,因為「增量」會讓大腦視為是額外利得。所以,對於本來都沒預想要購買某些商品的人,在看到這商品推出類似促銷時,就要進行還原思考,也就是用實際價格購買到的商品量,是否符合你的日常使用分量和期間,再決定購買。

下次,當你面對眼花撩亂的特價標示時,記得還原折扣的計算與思考,只買該買的,既實用省錢,又不會有「囤貨」等負擔了。

全文刊載於致富自學網

[CP_CALCULATED_FIELDS id="20"]


Comments

comments

標籤: , ,